【热点概述】
近些年,随着我国现代通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投资的方式不断翻新,这也就给了很多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当前,电信诈骗犯案率仍高居不下,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大案频发,给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由于国内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十分巨大,导致很多诈骗窝点向境外转移。这些现象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此次出台的意见共十七条,其中,除了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重中之重”严厉惩处之外,还突出了要重点打击涉及到手机卡、信用卡的犯罪案件,规定了使用伪造身份证件或盗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手机卡、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将以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追究刑事责任。
【模拟题】
近年来,电信诈骗发案率高,案值巨大,手段花样翻新,受害群体广泛。对于电信诈骗,请你谈谈其一直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测评要素】
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现象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参考要点】
1.能够认识电信诈骗对社会带来的危害。
如影响国家的正面形象,对那些居住在国内的外国友人进行诈骗,长此以往容易给人留下“中国骗子很多”的印象;同时也影响政府公信力,电信诈骗屡禁不绝,有些诈骗电话甚至会以政府单位的名义进行诈骗,会让部分群众误以为相关单位不作为;另外电信诈骗频繁发生也会对群众的钱袋子产生危险,让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打折扣。
2.能够深入分析电信诈骗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是犯罪活动涉及范围广。犯罪分子只需要一部电话和一张电话卡,就可以将虚假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侵害面大,造成的损失范围也很广;
二是诈骗团伙不断转移阵地。由过去的境内诈骗逐渐转移到境外诈骗,对取证及抓捕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从简单的一个短信,发展到现在的任意显号软件、电台,专门诈骗的APP等;同时诈骗借口也花样百出,从原始的中奖诈骗到如今的绑架勒索、护照过期、汽车退税等,场景感真实到让群众难以分辨,防不胜防;
四是无刻不在的个人信息获取也成为了电信诈骗发展的温床,犯罪分子对个人信息随意出售,甚至形成了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五是群众防骗意识不足,在与诈骗分子沟通时欠缺思考,轻易相信他人,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能够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
一是宣传教育。公安部门要在全社会宣传电诈的花样手段及危害,教育部门也应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制课堂作为学生入学“必学课”;
二是技术拦截。电信部门要建立必要的网内技术监测手段,对发现的虚假改号呼叫,固定证据后进行技术拦截,同时公安部门也要建立自己的反诈侦查中心,检测到可疑电话后,可以通过IP查找受骗人地址及时上门阻止诈骗发生;
三是完善制度。银行要完善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等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能够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最大限度避免和挽回民众的财产损失;
四是细化法律规则。政府应该加快出台相关意见,根据当前的诈骗情况细化具体措施,从制度上打击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让诈骗犯不能见缝插针,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利益。